旋转锁和通过不断检测变量值来进行同步的方式都是占用CPU资源的方式,不推荐使用。
假如同步变量不被修改,那么其中一个等待线程会一直执行。volatile关键字,在多线程方法里面经常看见带这个关键字的参数,大概理解了下,编译器可能对代码进行优化,把变量的值载入寄存器中,访问寄存器的值比字节访问内存地址
中的值快,但是变量可能被其他不明的操作修改了值,导致寄存器中的值和内存地址中的值不同,volatile可以保证每次都从内存地址取值。之前的旋转锁的BOOL变量就没有加volatile关键字,给InterlockedExchange方法传入的是变量的地址,那么函数就会内存中读取值,编译器不会对此进行优化。关键段CRITICAL_SECTION
如果共享资源已经被已经线程获取了访问资格,另外一个线程调用EnterCriticalSection会使用一个内核对象把线程切换到等待状态,不会浪费CPU资源,这点和旋转锁和不断检测 变量的同步方法不同。当线程调用LeaveCriticalSection时,系统会更新CRITICAL_SECTION结构的成员变量,然后将等待中的线程切换为可调度的状态。当关键段的EnterCriticalSection函数把线程切换到等待的状态时,调用了内核对象,那么就会从用户模式切换到内核模式,却换到内核模式比较浪费CPU周期,所以把关键段和旋
转锁结合起来更好。InitializeCriticalSectionAndSpinCount函数初始化关键段,可以指定旋转锁循环检测的次数,函数可以尝试先用旋转锁来获取资源的访问权,如果达到设置的次数还没获取到, 才会切换到内核模式让线程处于等待状态。#include#include #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;//临界区CRITICAL_SECTION lock_cs;//这里如果不锁定,那么2个线程同进进入方法,可能出现几种输出情况//而我们期待的是同时只有一个线程对变量i进行操作。unsigned __stdcall ThreadFun(void* par){ //锁定临界区 //下面这个函数可以修改关键段中旋转锁检测的次数 //SetCriticalSectionSpinCount(&lock_cs,2000); EnterCriticalSection(&lock_cs); int* i=(int*)par; if((*i)==1) { cout<<"理论i=1,"<<"实际i="<<(*i)<
Slim读写锁
Slim允许多个线程同时读取共享资源,但是有线程是写入,那么其他写入和读取线程都没法操作共享资源。性能比关键段要好点,但是相对有很多局限,懒的写了。#include#include #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;int i=10;SRWLOCK srw;unsigned __stdcall ThreadFun_Write(void* par){ //获取共享资源写入访问权 AcquireSRWLockExclusive(&srw); i++; cout<<"写入i="< <